关于肇东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政策解读

发布机构:政府办 发布时间:2022-12-20 16:24 浏览:4517次

《肇东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》分为两大部分,分别对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行了阐述。

第一部分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
该部分从五个方面对我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:

1、综合实力持续攀升。预计全市GDP实现238.8亿元,同比增长7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.63亿元,同比下降36%;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4.5亿元,同比下降70.3%;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499元和20226元,同比增长6%。

2、农业事业稳步推进。农业经济有序发展。全市粮食产量预计达到35.7亿斤,实现“十八连丰”。生猪存栏80万头,奶牛存栏1.5万头,肉牛存栏6.05万头,羊存栏15.4万只,禽存栏768.6万只,畜禽养殖总量位居全省前列。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。土地确权工作完成数据入库并通过国家质检,确认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耕地合同面积2790895.32亩,完善土地承包合同120506份,可颁发土地经营权证102979个。农村环境整治初见成效。投入资金1.2亿元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;结转建设完成压块站21个,生产能力66.25万吨;组织实施了2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,总回收量695吨,回收率为80%。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入推进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1家,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、省级12家、市级17家。初步形成了粮食、畜产品、乳品、果蔬精深加工和休闲农业五大产业体系。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中国(肇东)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。

3、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提速升级。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。2021年截至目前,意向及框架签约项目13个,计划总投资76.64亿元,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,亿元以上项目7个。二是项目建设速度加快。今年共建设省市百大项目18个,总投资额1170.29亿元,计划完成投资89.58亿元,已完成投资87.65亿元。三是园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。我市聘请了毕马威、哈工大设计团队对中国(肇东)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进行了整体发展策略规划设计。目前,3公里10千伏小微企业园电力专用线已建成;开发区净水厂设备安装完成95%,完成输水管线10.34公里,配水管网62公里已铺设30公里;华汇供热站已投入运营,供热主干线已铺设24公里,已接入用热企业29户。

4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一是实施道路建设工程。新建完成宋站镇至宣化乡公路,全长6.981公里;新建肇东至宋站镇公路27.687公里,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10%;完成实施农村公路窄路面加宽工程4条12公里。二是实施住房保障工程。2021年住房建设总投资16.03亿元、建设改造面积81.18万平方米。棚户区改造兴达观澜城、翡翠城和亿榕国际3个项目;商品房开发恒大文旅和恒大康养城、外滩首府、荣信帝景城3个项目。三是实施道路畅通工程。改(扩)建2条道路,完成黑色道路铺装2.98公里4.17万平方米,完成白色道路铺装1.5公里1.35万平方米;维修人行路19500平方米,维修边石15000平方米。四是实施绿化生态工程。对20条“美丽街道”进行高标准化绿化,栽植乔冠树木126937棵,栽种草花210211株,铺种草坪47935平方米,全年新增绿地0.5公顷。五是实施排水防涝工程。完成南四排水管线2公里、联运路排水管线2.2公里、八仙大路配套排水管线1.39公里。全市城区完成排水管线清掏维修25公里,清掏维修改造三井9900余座,维修9座泵站。六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。改造老旧小区40个、115栋楼、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、受益居民8210户。七是实施三供两治工程。分户供热改造13.26万平方米,二次供水改造已完成管线改造6.5公里,4个泵站正在进行设备安装。八是实施村镇建设工程。2021年我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55户,已全部竣工;宋站镇、五站镇、昌五镇污水处理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,运行稳定。

5、民生事业全面改善。教育方面,投资300万元,为东发、涝洲、里木店、实验幼儿园4所幼儿园购置了教学设备;“双减”工作初见成效,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,教师有偿补课得到根本性遏制。劳动就业方面,城镇新增就业7620人,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5453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.6%以内。落实发放各类培训补贴 315.2万元,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2102人963.66万元;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369人412.12万元;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3022人582.31万元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92.5万元,促进202人创业,带动就业538人。医疗卫生方面,全面推进了“先诊疗后付费”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、广泛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、重点贫困人口免费体检等措施;重点推进了市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体系建设,23个省级贫困村卫生室100%达标,152个非贫困村卫生室达到行业部门要求标准;五里明镇卫生院被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评为“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”荣誉称号。文体方面,完成4个农村文化广场场地勘查工作;发放城乡广场配套健身器材20套;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接待到馆读者2365人次。社会稳定方面,持续巩固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,核查涉黑涉恶线索33件,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;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26起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8起;抓获网上逃犯51人。社会保障方面,截止10月累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136.3万元;特困供养分散供养人员发放金额1459.7万元,集中供养发放金额552.5万元;临时救助651人次,发放救助金61.7万元;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、护理补贴14553人,发放资金538.7万元。

第二部分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和主要任务

这一部分首先明确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:;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%。

分为四个方面对2022年重点工作进行了规划:

聚焦工业立市,加速推进项目建设。坚持以“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”为方向,按照绥化市委提出的“工业立市”要求,深入实施“千百十”工程,尽快形成多点支撑、多业并举、多元发展新格局。一是加快产业项目建设。加快星湖科技在肇东的投资步伐,推动新项目生成;着力协调解决恒大存在的问题,促使恒大文旅康养城项目尽早复工;加快推进中粮生物乙醇产业链升级改造、北京利和中药材精深加工、优质动物蛋白智慧产业园一期工程、兽研利思达兽用中药、云水环境扩建焚烧系统等项目建设,使其尽快达产达效。二是提升园区建设水平。以申报高新技术园区为契机,持续加大中国(肇东)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建设力度。要对重点发展的产业做进一步规划,为产业顺畅发展提供有效的规划保证;推动净水厂投入使用,完善园区排水、供热设施;深入推进“腾笼换鸟”,出清“僵尸企业”,盘活闲置资产。三是提高招商引资质效。围绕玉米生化、畜产品精深加工、生物医药、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,不断创新招商举措,不断拓宽招商渠道,不断活化招商方式,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提供“强大引擎”。

聚焦乡村振兴,加快推进三农发展。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,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农业,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,确保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。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围绕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20个字总要求,全面推进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2021年,力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4户,总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,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%。农民创业人数达到1万人,拉动农民就业3万人。二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。粮食功能区面积继续稳定在302.6万亩左右,其中玉米不低于272.2万亩,水稻不低于30.4万亩;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,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力争达到8万亩;绿色、有机种植面积将达到139万亩。奶牛存栏达到1.5万头、肉牛存栏6.2万头、生猪存栏65万头、羊存栏17万只、禽存栏930万只,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107个。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巩固提升“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成果,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;进一步规范扶贫资产管理,加强衔接资金的精准使用,实施农村第二批小型机械设备收益项目,不断提升帮扶成效。

聚焦城市建设,全面提高承载能力。积极抢抓我市纳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市有利契机,补短板、强弱项,加快建设高效、智能、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。完成肇东至宋站镇公路建设工程27.687公里;完成乡镇通三级公路工程16.39公里;完成建制村双车道工程26.021公里;完成同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5.84公里;完成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167.125公里。在肇东经济开发区北四横新建改建扩建道路铺装配套雨水管线8.5公里。实施绿化亮化工程。升级改造正阳大街路灯320盏,安装南环、西环、北环路灯222盏;对正阳大街两侧、站前东西广场、北环路等重要区域进行绿化,打造景观带。推进城市供水项目全面开工建设,加快输水管线、净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改扩建;推进天然气扩面工程建设,推进污泥处理厂建设,力争尽快实施运营。计划棚改和商品房开发30万平方米以上;改造老旧小区21个,改造面积22.7万平方米。实施村镇提升工程。突出宋站镇、五站镇和昌五镇三个重点镇特色典型建设,确立重点镇发展方向,特别要做好恒大项目建设与周边乡镇融合的推进工作。

聚焦民生保障,全面改善群众福祉。一是全面优化教育发展。统筹抓好“双减”工作实施;统筹抓好校园安全管理;进一步改善幼儿园、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、特殊教育学校、职教中心办学条件。二是全面加强文体建设。进一步加快城乡文化广场和健身路径工程建设,建设文体广场13处,在肇东城南区域谋划建设肇东市体育场馆;积极组织精品文艺节目演出活动,拟举办文体活动100场次;持续提升肇东国画影响力和美誉度。三是全面提高就业水平。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各项政策,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力度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退役军人、转岗职工重点群体的职能技能培训力度。全年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,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。四是全面提升社保能力。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确保保障扶贫各项政策落地;全面抓好民政资金使用管理,以低保人员、残疾人、老年人困难家庭等群体为重点,扎实开展专项救助;统筹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工作;动态调整城乡低保、医疗和贫困救助标准;做好退役士兵安置,积极推荐就业岗位。五是全面提升医疗水平。推进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建设,加强突发事件卫生应对能力;落实常态化精准防控要求,抓好院感防控,提高核酸检测能力;加快中医药产业建设,实现中医诊疗城乡全覆盖。六是全面强化社会治理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严防黑恶势力死灰复燃;深入开展各类严打整治行动,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;加大“雪亮工程”建设进度,确保603个监控点位、1343个摄像机全部投入使用;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;加快建设应急平台,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,提升交通、消防等灾害应急处置能力,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;全面加强市场监管,认真梳理重点行业安全风险源,抓好风险监测、研判、预警、处置等环节,增强风险处置的主动性、科学性和有效性。